創意▪傳承 : 3D 打印中華文化掛飾
難度: ⭐


適合小學及中學生
本課程以 3D 打印技術為核心,融合設計思維與文化探索,帶領學生走入中華文化的創意世界。學生將從認識傳統文化圖騰與象徵出發,透過數位建模工具進行創作,培養設計美感與文化素養。
透過一系列跨學科的實作活動,學生將親自設計並完成一件具有個人風格的中華文化主題 3D 列印掛飾,從構思、建模到列印實作,完整體驗創意轉化為實體的過程,啟發多元智能,提升統整應用與美感表達的能力。
技能培養
認識基本3D建模與列印原理
學會使用入門級3D設計軟體(如 Tinkercad)進行創作
培養創意思維與設計表達能力
建立對中華文化元素的理解與欣賞
體驗從數位設計到實體成品的製作流程
強化觀察力、審美力與細節處理能力
發展跨學科整合能力(設計 × 科技 × 文化)
課程大綱
單元一:文化遇上科技
帶領學生初步認識3D列印的運作原理與應用,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中華文化與現代科技如何結合,開啟創意設計的旅程。
學習目標:
認識3D列印技術的基本概念與應用領域
了解課程主軸:中華文化 × 創意設計 × 數位實作
激發學生對設計與文化結合的興趣


單元二:尋找文化靈感
透過圖像、故事與生活物件,引導學生探索中華文化中的圖騰、符號與象徵意義,為接下來的設計創作建立靈感庫。
學習目標:
認識中華文化中的常見符號(如龍、雲紋、吉祥圖案等)
學習以圖像/符號傳達文化意涵
建立創作主題與個人風格方向


單元三:從平面到立體設計
學生將學習使用基礎3D建模軟體(如: Tinkercad 和 Fusion 360),將設計概念從草圖轉化為數位立體模型,進一步發展成可列印的作品。
學習目標:
學習基本3D建模技巧與操作介面
練習將文化圖案融合進立體設計
建立物件尺寸、比例與結構的基礎概念


單元四:創作進行中!
學生進入創作實作階段,完成個人設計的中華文化主題掛飾模型,並準備進行3D列印輸出。教師將提供設計建議與技術支援。
學習目標:
完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文化掛飾設計
學會將建模作品輸出為3D列印檔案
培養細節處理與反覆修正的設計態度


單元五:列印與後製加工
學生將觀察自己的作品由列印機印出,並透過打磨、著色等後製步驟,讓設計更具質感與完成度。
學習目標:
認識3D列印過程與材料特性
學會簡單後製技巧(如打磨、上色)
體驗創作從數位到實體的完整流程


單元六:設計故事與作品展示
學生將為自己的創作撰寫設計理念與文化故事,並進行小型成果展,練習口語表達與觀摩同儕作品,分享彼此的創意與心意。
學習目標:
能清楚表達設計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創作想法
練習簡報與展示技巧
建立自信與文化表達能力

